项目1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其他收入安排——培训鉴定补贴经费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他收入安排——培训鉴定补贴经费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100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其他收入安排——培训鉴定补贴经费48.68万元,已执行48.68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绩效目标已完成。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良好,暂无改进措施。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做好学校公用经费保障,让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其他收入安排——培训鉴定补贴经费48.68万元,已执行48.68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2020年收保山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培训鉴定补贴38.2万元,收昌宁县财政局培训鉴定补贴10.48万元,共计48.68万元,2020年未使用,结转2021年使用。
项目经费用于支付小会议室改造项目21.03万元,支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教材费0.57万元,支付杨金龙大师工作室尾款1.54万元,购买办公家具费0.03万元,支付图书馆四楼东侧众创空间改造项目款25.51万元。
其他收入安排——培训鉴定补贴经费项目的建设对于做好学校公用经费保障,让学校工作正常开展,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在提高办学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项目绩效自评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其他收入安排——培训鉴定补贴经费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其他收入安排——培训鉴定补贴经费48.68万元,已执行48.68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质量指标:职业培训鉴定正常运行保障率100%。
②成本指标:投入资金486800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社会效益指标:对文明、高效职业培训鉴定机构形象营造的促进作用显著。
②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对改善办公环境,提高职工工作效率的促进作用将长期影响。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无
项目2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95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年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下达指标10万元,已使用2.54万元,已执行2.54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0年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 因“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地方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年度内预算安排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未能执行完。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快预算执行,推进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及时、有效执行。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通过实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断满足云南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通过开展专项支持经费发放工作,进一步激励和引导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投身云南教育事业,激励广大人才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推动力,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知重才、见贤思齐的良好环境。
2. 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0年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2.54万元,已执行2.54万元,执行率为100%。
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用于组织实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工作;牵头承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选拔培养工作,通过实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断满足云南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通过开展专项支持经费发放工作,进一步激励和引导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投身云南教育事业,激励广大人才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推动力,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知重才、见贤思齐的良好环境。
项目绩效自评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项目资金拨入学校后,在学校财务中统一进行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学校内部的财务制度、相关规定。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0年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项培养经费2.54万元,已执行2.54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选拔培养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次。
②成本指标:投入教学名师专项资金10万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社会效益指标:对所在学校科研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显著。
②可持续影响指标:激励和提高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水平有所提高。
③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保财教[2020]35号、保财教[2021]1号、保财行[2020]332号。
项目3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计划--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98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49.99万元,已执行49.99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下达指标80万元,共支付49.99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主要是因为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快预算执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经费及时、有效执行。同时加大资金使用的力度与效果,按照项目建设方案,依托专业教师团队,以高质量、高标准为原则,加快实训室的建设任务,为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级技能人才打下基础。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是树立品牌专业的根基,真正发挥职业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下达指标80万元,共支付49.99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30.01万元将结转至下年使用。
项目经费用于支付新能源汽车设备购置款39.8万元,购买了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车辆控制系统、底部车架框架、转向节、转向柱、方向盘快拆装置、制动踏板总成、制动总缸、自动油管、自动卡钳、制动盘、变速等部件用于组装新能源汽车以备教学使用和参加省技能大赛使用。
用于支付新能源汽车设备购置30%首付款10.19万元,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平台;汽车空调实训考核系统、空调加注机、制冷剂鉴别仪、冷却液回收与加注机、汽车空调性能检测仪等汽车空调相关设备;配气机构拆装专用工具一套;叉车两辆用于教学使用和参加省技能大赛使用。
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项目的建设对于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49.99万元,已执行49.99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完成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年度计划任务1项。
②质量指标:中职学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场地达到规划建设要求的比率为100%;地方中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③成本指标:投入设备购置资金499900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社会培训能力得到逐步改善;教师队伍支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质量持续增长,生师比持续降低。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学生按照专业素养培养要求,掌握专业知识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和企业人员定期交流的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上,启动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工作站)。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保财教[2021]1号、保财教[2020]258号。
项目4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计划--建筑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筑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98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筑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50.7万元,已执行50.7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筑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下达指标180万元,共支付50.7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主要是因为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加快实训室的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的支付力度,按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依托专业发展定位,以高质量、高标准为原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扩大学生就业渠道,为深度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级技能人才打基础;下一步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自己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是树立品牌专业的根基,真正发挥职业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筑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下达指标180万元,共支付50.7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129.3万元将结转至下年使用。
项目经费用于支付建筑实训室购置30%预付款50.7万元,购买了建筑工程实体构造学习区,涵盖建筑工程主体、围护结构、装饰、安装工程以及保山管廊工程样板等12套学习区共108.2万;建筑工程施工操作区、砌筑实操、钢筋实操一批12万;场地文化建设一批9万;实景教学系统平台一套17万;触摸一体机一套2.8万;建筑工程互动教学沙盘一套20万,共计169万。
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项目的建设对于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建筑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筑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50.7万元,已执行50.7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完成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年度计划任务1项。
②质量指标:中职学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场地达到规划建设要求的比率为100%;地方中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③成本指标:投入设备购置资金507000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社会培训能力得到逐步改善;教师队伍支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质量持续增长,生师比持续降低。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学生按照专业素养培养要求,掌握专业知识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和企业人员定期交流的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上,启动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工作站)。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保财教[2021]1号、保财教[2020]110号。
项目5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计划--烹饪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烹饪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98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烹饪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63.9万元,已执行63.9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烹饪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下达指标120万元,共支付63.9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主要是因为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加大资金使用的力度与效果,按照实训室建设方案,依托专业教师团队,以高质量、高标准为原则,加快实训室的建设,为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更多高级技能人才打下基础。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是树立品牌专业的根基,真正发挥职业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烹饪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下达指标120万元,共支付63.9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56.1万元将结转至下年使用。
项目经费用于支付实训设备购置款46.42万元,分别购买了三套高清互动录播主机、管理软件、摄像机、导播系统、触控一体机、智能黑板、多媒体设备等,总共建设了三个示范实训室,给实训课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支付实训设备采购项目C标段款首付款30%共12.9万元,购买了搅拌机、和面机、压面机、开酥机、发酵箱,烤箱、饼盘架、工作柜、操作台、双星水池、存放架、调料台、电磁灶、制冰机、炸炉、冷冻柜等实训设备,给实训教学打下了基础;购买烹饪实训室制冷空调设备冷库购置预付款4.38万元。
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项目的建设对于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烹饪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烹饪实训室建设项目经费63.9万元,已执行63.9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完成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年度计划任务1项。
②质量指标:中职学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场地达到规划建设要求的比率为100%;地方中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③成本指标:投入设备购置资金639000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社会培训能力得到逐步改善;教师队伍支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质量持续增长,生师比持续降低。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学生按照专业素养培养要求,掌握专业知识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和企业人员定期交流的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上,启动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工作站)。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保财教[2021]1号、保财社[2020]145号。
项目6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计划--实训室提升建设项目经费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98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1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399.27万元,已执行399.27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产出、效益、满意度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1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下达指标674万元,共支付399.27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主要是因为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沟通,争取资金,形成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打下基础。
加大资金使用的力度与效果,推动“1+X”证书制度的施行,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级技能人才。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是树立品牌专业的根基,真正发挥职业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3. 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1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下达指标674万元,共支付399.27万元,已支付款项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未支付款项274.73万元将结转至下年使用。
项目经费用于购买烹饪实训设备及耗材0.56万元,实训基地工程款53.15万元,烹饪实训室天燃气改造工程35.6万元,烹饪实训室电力增容工程款45万元,实训基地电力增容工程监理费3.26万元、实训楼改造设计费4.5万元,电力增容工程款100万元,购教学一体机设备款37.2万元,实训楼改造工程款120万元。
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项目的建设对于全面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各专业深度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1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训室质量提升建设经费399.27万元,已执行399.27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完成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年度计划任务1项。
②质量指标:中职学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场地达到规划建设要求的比率为100%;地方中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③成本指标:主要用于实训室建设及设备购置。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社会培训能力得到逐步改善;教师队伍支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质量持续增长,生师比持续降低。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学生按照专业素养培养要求,掌握专业知识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和企业人员定期交流的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上,启动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工作站)。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保财教[2021]42号,保财教[2021]145号。
项目7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资金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100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1338.69万元,已执行1338.69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实施效果良好。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暂无改进措施。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目标1: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国家资助政策按规定得到落实;
目标2:激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目标3: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
4. 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到位资金1338.69万元,已执行1338.69万元。(其中:上年结转70.09万元,当年财政拨款1268.60万元。当年拨款:中央资金1004.34万元,省级资金221.01万元,市级资金43.25万元。)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保障学校的基本运转,做好学校公用经费保障,让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资助项目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免学费资助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规定分区域确定,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免学费资金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1338.69万元,已执行1338.6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1268.60万元,上年结转70.09万元。)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符合受助条件学生全覆盖100%。
②成本指标:符合享受免学费条件补助标准按2000元/学年•生。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社会效益指标: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学生提高技能、促进就业显著提高。
②可持续影响指标: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发挥作用影响率3年以上。
③经济效益指标:为贫困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明显,资金到位率为100%。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关于转发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教【2019】146号)。
2、保财教[2021]1号、36号、120号、134号、194号、207号、223号。
项目8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2021年中职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中职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99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2021年中职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1169.18万元,已执行1169.18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国家助学金基本上都能按绩效目标完成,有小部分学生会因为办理中职卡不顺利等原因导致延迟发放,一旦学生办卡成功就第一时间发放给学生,不断总结经验、多方协调,力争逐步消除新生延迟发放现象的发生。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力度,让国家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及时给学生办理中职卡,第一时间发放给学生,让国家助学金发挥作用。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目标1:及时拨付资金,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目标2: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经费预决算制度,加强资金的科学精细化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目标3: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学生足额领取到国家助学金。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0-2021年中职国家助学金到位资金1169.18万元(其中:上年结转54.42万元,当年财政拨款1114.76万元。当年拨款:中央资金905.05万元,省级资金209.71万元),及时评定和发放1169.18万元,已全额打入学生中职卡中。
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项目自2007年实施至今,该项目的资助对象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规定区域确定,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资助工作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杜绝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发生。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1年度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1169.18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1114.76万元,上年结转54.42万元。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符合受助条件学生覆盖率>=95%。
②时效指标: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及时率>=90%。
③成本指标:符合享受国家助学金条件补助标准按2000元/学年•生补助。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
②社会效益指标:带动学生家庭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政策发挥作用时间≥3年。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关于转发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教【2019】146号)。
2、保财教[2021]1号、36号、120号、134号。
项目9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迪庆州怒江州中职教育
农村学生全覆盖生活补助经费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迪庆州怒江州中职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生活补助经费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100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1年迪庆州怒江州中职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生活补助经费2.0万元,已执行2.0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绩效目标基本完成。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良好,暂无改进措施。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迪庆州、怒江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生活补助自2014年实施,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对迪庆州、怒江州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户籍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全覆盖试点”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学生生活补助力度,鼓励、引导迪庆州、怒江州农村户籍(含农转城)初、高中毕业生凭初中及以上毕业证,到承担试点任务的学校就读,在执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现行免补政策的基础上,省财政对到承担试点培养任务的学校就读,并纳入普通全日制学籍管理的迪庆州、怒江州农村户籍(含农转城)学生,初中起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高中起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年,每生每学年给予2500元的生活补助。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1)保财教【2021】95号拨入2021年迪庆州怒江州中职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生活补助经费8人,2500元/人,共计2.0万元,已执行2.0万元,执行率为100%。
(2)我校是承担试点培养任务的学校之一,高度重视怒江州、迪庆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试点工作,充分领会省委、省政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的精神,该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有力举措,是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提升竞争力,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渠道。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社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云南省财政厅部署安排,在招生上积极宣传,入学后为充分落实政策,独立建档专门管理,资金到位及时发放,打入学生中职卡中。
(3)、学校将以此项补助为契机,做好学生工作,保持学生在校,不要产生流失。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1年迪庆州怒江州中职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生活补助经费2.0万元,已执行2.0万元,执行率为100%。按照项目要求,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将政策落实到位。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受助人数8人,实发8人。
②质量指标:达到受助指标学生覆盖率100%。
③时效指标:资金拨付发放及时率100%。
④成本指标:补助标准2500元/学年·生。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负担有所减轻。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长期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和教育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1年迪庆州怒江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试点工作的通知》(云民宗发〔2021〕12号);
2、保财教[2021]95号。
项目10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中职省政府奖学金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1中职省政府奖学金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100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1中职省政府奖学14.2万元,已执行14.2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绩效目标已全部完成。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良好,暂无改进措施。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目标1:中等职业教育省政府奖学金资助政策按规定得到落实;
目标2:激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目标3: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要。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1中职省政府奖学14.2万元(下指标时包含两种资金,其中:2021中职省政府奖学金,中专4人、职高4人、技工11人,共19人,4000元/生,合计7.6万元,属于省级资金;2021中职技工类国家奖学金,技工11人,6000元/生,合计6.6万元,属于中央资金;),已执行14.2万元,执行率为100%。
2021年及时评定和发放2021中职省政府奖学金共19人,合计7.6万元;评定和发放2021中职国家奖学金技工11人,合计6.6万元,已全额发放至学生中职卡中。
评审符合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评审要求,激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力度,让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1中职省政府奖学14.2万元(其中:2021中职省政府奖学金,中专4人、职高4人、技工11人,共19人,4000元/生,合计7.6万元;2021中职技工类国家奖学金,技工11人,6000元/生,合计6.6万元;),已执行14.2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评定发放省政府奖学金36人。
②时效指标:申请、评审和发放时限,按学年申请和评审。
③成本指标:奖励标准4000元/人·学年。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金到位率100%。
②可持续影响指标:学生资助政策发挥作用影响时间>=1年。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政府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财教[2009]243号;
2、保财教【2021】134号。
项目11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中职国家奖学金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中职国家奖学金补助资金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100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1年中职国家奖学金补助资金2.4万元,已执行2.4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绩效目标基本完成。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良好,暂无改进措施。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目标1: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资助政策按规定得到落实; 目标2:激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目标3: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要;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保财教〔2021〕120号文件拨入中职国家奖学金2.4万元,属于中央资金。符合享受国家奖学金条件的学生,每人、每学年补助国家奖学金6000元,2021年及时评定和发放4人国家奖学金2.4万元,中专2人,职高2人,已全额发放至学生中职卡。
此项政策对于激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1年中职国家奖学金补助资金2.4万元(其中:中专,2人, 1.2万元),已执行2.4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评定发放国家奖学金4人。
②质量指标:受奖学生学科成绩优秀率100%
③时效指标:申请和评审时限,按学年申请和评审。
④成本指标:奖励标准6000元/人·学年。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减轻获奖学生家庭经济负担100%,资金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受奖学生示范率100%。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 受奖学生持续影响率95%以上。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保山市教育体育局、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关于做好2021年中职国奖省级评审发放和材料报送通知》[2021]308号。
2、保财教【2021】120号。
项目12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
人员专项计划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中央补助资金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100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中央补助资金9.94万元,已执行9.94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绩效目标基本完成。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良好,暂无改进措施。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2020年,保山市“三区”范围为5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按照国家安排,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立足引导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创新创业,加快信息、技术、成果、项目、资金等优质资源向“三区”流动,加强保山市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三区”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三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三区”经济社会发展。
2、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0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中央补助资金9.94万元,已执行9.94万元,执行率为100%。
项目经费用于支付三区科技服务材料费1.79万元,支付三区科技人才项目差旅费8.15万元。
根据《科技部农村司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度中西部地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函》(国农科函〔2019〕77号)要求,保山市科技局在2019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进行广泛动员,经逐级申报、推荐、筛选,确定全市2020年选拔上报符合条件的选派对象为50人。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5人。
运用实地培训,对受援单位及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培养乡村种植技术能人。宣传教育,达到提高边远山区企业、合作社、村民科技知识。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三是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取得实效。
项目绩效自评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办理。资金使用合规,有完整的资金审批程序和拨付手续。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中央下拨的经费将由省财政厅按科技部批复的人员和经费数下达到各州(市)财政局及有关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各科技管理部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及时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及时将经费下达到派员单位。做到责任分工,责任到人。
通过运行使用一段时间以及社员、学生调查反馈,查验项目建设情况、使用情况效果等,对项目的产出、效益、满意度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撰写自评报告反映资金使用效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0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中央补助资金9.94万元,已执行9.94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2020年科技人员补助人数5人,2020年出差人次10人次以上。
②成本指标:选派人才人均补助标准2万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当年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对所到地村民科技知识掌握起促进作用。
③生态效益指标:改善了人居环境。
④可持续影响指标:指导培养一批乡村种植技术能人。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科技部农村司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度中西部地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函》(国农科函〔2019〕77号)。
2、保财教[2021]1号。
项目13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2021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省级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0-2021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省级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补助资金)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99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1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省级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补助资金)143.68万元,已执行143.68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因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财政资金调度困难,拨付不到位,未形成支出,绩效自评结果基本达到预期标准。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沟通,争取资金,形成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打下基础。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技能劳动者,从2014年开始,重点加强学校高级工的培养,努力改善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和结构,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5. 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1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省级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补助资金)143.68万元,已执行143.68万元,执行率为100%。(其中:当年财政拨款52.67万元,上年结转91.01万元。)
2014年5月,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云南省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云人社发【2014】90号),此项目政策自实施以来,激发了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有效促进我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弥补了我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国家免学费政策针对一、二、三年级而未覆盖四年级学生的这一缺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每生每年2000元的补助,也大大改善了我校在培养高级工无第四年学费收入的现状。
按照政策要求,将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生提前申报,当审核结束后下拨的资金按免学费的方式进行使用。项目绩效自评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1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省级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补助资金)143.68万元,已执行143.68万元,执行率为100%。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2021年受助学生966人。
②成本指标:补助标准2000元/学年·每生。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到位率100%。
②社会效益指标:为经济发展提供青年技能人才支撑。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激励和培养一批高素质青年技能人才能力有所提升。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
2、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云南省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云人社发【2014】90号)。
3、保财教[2021]1号、保财社[2021]194号。
项目14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0技工类就业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自评结果报告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2020年技工类就业补助资金使用年度各项预期指标自评分为100分,综合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
2020年技工类就业补助资金464.33万元,已执行464.33万元,执行率为100%。
2.完成的绩效目标。
资金到位率、补助人数、补助标准等明细指标均已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绩效目标基本完成。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良好,暂无改进措施。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概述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
(1).专业建设:重点建设汽修与烹饪专业新建实训室、工作室和校企合作实训场地共5个,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创建校企共同培养的“双主体”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在学院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购置相关设备,建设培训基地。
(2).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立起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总结和提炼各个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3).培养培训模式:针对汽修、烹饪两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全日制技工教育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等途径,对社会和企业对各层次技能劳动者的市场需求情况,采用机制灵活的多元化培训方式开展社会化培训服务。
6. 简要概述项目资金情况(包括资金结构、投向、用途、分配方式、结果等情况,常年性项目说明年度情况,延续性项目说明周期情况)。
2020年技工类就业补助资金464.33万元,已执行464.33万元,执行率为100%。(上年结转464.33万元。)
项目经费用于购买汽修、烹饪实训室设备、教室电子白板共计344.6万元,支付教师外出培训费48.6万元,支付外聘教师工资70.09万元。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根据学校专业发展需求建设汽修和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学校特色,提高技能人才输出,促进就业。
此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要求,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利于开展技能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设备购置方案和管理措施。
项目绩效自评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我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技工类就业补助资金使用负主要责任,实行专款专用、按期接受上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保证质量。一是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及要求;二是由领导召集相关项目学校安排部署,确保自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禁止弄虚作假;三是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对项目资金,学校在申报时要形成由支出责任处室设定绩效目标值,执行后对应设定的目标值进行逐项评价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五是由学校项目责任处室及人员对应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根据项目执行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出相应评价,最终得出评价结果。按照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学校后勤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以各项目为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参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2020年技工类就业补助资金464.33万元,已执行464.33万元,执行率为100%。(上年结转464.33万元。)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和偏离原因等)。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数量指标:实训室建设共计5间。
②质量指标:接受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比例大于90%。
③成本指标:主要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共计3446000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①经济效益指标:增加社会培训能力作用显著。
②社会效益指标:对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起促进作用。
③可持续影响指标:对技能人才输出和教师队伍建设起促进作用。
(四)上年度部门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上年的绩效评价工作,我校一方面将充分应用自评结果,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单位的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加大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五)其他佐证材料
1、保财社【2020】121号;
2、保财社【2021】1号。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度市财政资金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_自评表_